美国专利新政剑指"非正常专利申请" 全球创新博弈再升级

发布时间: 2025-04-17 14:39:49 类别: 行业资讯 浏览: 91

【政策动向】

  2025年4月16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成立专利欺诈检测与治理工作组,标志着美国正式启动对"非正常专利"的系统性打击。该举措包含三大核心机制:

  费用欺诈审查:严查微型/小型实体资质认证

  文件溯源机制:建立可疑文件监测体系

  陈述真实性审查:采用行政制裁应对虚假陈述

【监管升级】

  在专项网页平台支持下,USPTO同步推出六项配套措施:

  建立法律执业准入审查制度

  设立专利制度威胁举报专线

  重构专利申请流程系统

  强化签名真实性核验

  建立从业人员信用档案

  开发AI辅助审查系统

【数据警示】

  据USPTO披露:

  2023年至今发现3900+发明/外观专利存在伪造签名

  2024年已终止3900+问题商标申请

  一季度中国在美商标申请同比激增45.5%,占美总量28%

【法律利剑】

  新政依据三大核心条款:

  《联邦法规》37 CFR 1.56:专利申请须绝对诚信原则

  37 CFR 11.18:申请人实质审查责任条款

  37 CFR 11.18(c)(d):从业者连带追责机制

【中美博弈】

  战略对垒显现三重维度:

  申请量角力:中国在美专利布局持续扩张

  制度对冲:美国建立"防御性"审查体系

  标准竞争:两国"非正常专利"认定尺度差异

  *中国标准:技术方案简易性+申请动机审查

  *美国标准:申请程序合规性+法律文书真实性

【行业影响】

  全球创新格局面临三大重构:

  跨境申请门槛提升:中国中小企业出海成本增加

  专利质量要求升级:形式合规转向实质创新审查

  代理行业洗牌:中美专利服务商资质门槛双提高

【未来预判】

  审查技术迭代:区块链存证、AI查重系统或将强制应用

  追溯机制建立:过往五年内专利或面临复查风险

  连带追责深化:代理机构违规将触发行业禁入

  (注: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法律建议。企业跨境专利布局需结合专业法律意见。)

关键词:专利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我们。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