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团商标侵权案落槌:"徐阿姨"傍名牌判赔4.8万元

发布时间: 2025-04-11 15:50:54 类别: 行业资讯 浏览: 77

  南京知名网红糕点品牌"许阿姨"与仿冒者"徐阿姨"的商标之争近日尘埃落定。秦淮区法院认定被告构成商标侵权,判决停止使用近似标识并赔偿4.8万元,二审维持原判。

  创立于2014年的"许阿姨"糕团店凭借蛋黄肉松青团成为网红品牌,其注册商标在糕团类商品中已形成显著辨识度。2024年该品牌发现同城出现"徐阿姨"糕团店,其店铺装潢、产品品类及标识设计均存在高度相似性,导致消费者频繁误购。

法庭争议聚焦三大核心:

  商标近似性:法院指出"许"与"徐"在吴语方言中发音趋同,"阿姨"作为固定后缀构成整体性标识,消费者易产生混淆

  显著性认定:"许阿姨"经十年经营积累商誉,形成"商品-标识"强关联

  主观恶意:被告明知原告品牌知名度仍选择近似标识,存在搭便车故意

  法院创新性采用"音形义综合比对法":尽管两商标首字书写不同,但"X阿姨"结构、尾缀完全一致,结合南京方言中"许""徐"发音近似(均发"xu"音),足以导致公众误认。判决特别强调餐饮行业商标更应注重听觉辨识,因消费者多通过口头传播选择消费。

该案判决凸显三大司法导向:

  建立方言区的特殊审查标准

  强化知名品牌反淡化保护

  明确"故意混淆"的裁判尺度

  目前"许阿姨"已启动商标防御性注册,覆盖"徐阿姨""许阿婆"等近似标识。法律专家指出,此案为老字号应对"谐音梗"山寨提供了司法范本,建议餐饮企业建立商标监测+防御注册+快速维权的立体保护体系。数据显示,南京餐饮业商标纠纷近三年增长120%,此判决或引发行业合规整改浪潮。

关键词:商标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我们。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