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专利申请指南(2025年最新版)
专利检索与可行性分析
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专利检索”版块,输入技术关键词(如“智能垃圾桶”),排查是否存在重复技术方案。
建议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深度检索(如查新报告),避免因技术重复导致申请失败。
材料准备与技术交底
按照专利类型准备以下核心文件(以实用新型为例):
请求书:填写发明名称、申请人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
说明书:描述技术背景、创新点、实施方式及技术效果(需与权利要求书一致);
权利要求书:明确保护范围,用词需精准且具有单一性;
说明书附图:提供产品结构图/流程图,需符合比例规范且标注清晰。
提交申请
线上提交:通过中国专利电子申请网注册账号,上传PDF格式的申请文件(推荐方式,最快1个工作日受理)。
线下提交:邮寄至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处或前往各地专利代办窗口递交纸质材料。
审查与答复
收到《受理通知书》后,需在2个月内缴纳申请费(个人可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
若收到补正通知书或审查意见,需在指定期限内提交修改说明或答辩材料(建议保留技术方案修改记录)。
(一)基础材料(通用)
身份证明: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申请)或企业营业执照(单位申请);
专利代理委托书(如委托代理机构办理);
费用减缓证明(如申请费用减免,需提供收入证明或企业纳税证明)。
(二)按专利类型分类
发明专利
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
技术配方/实验数据等详细技术资料(需体现创新性和实用性)。
实用新型专利
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
产品结构三维图纸(建议提供立体图+六视图)。
外观设计专利
请求书、六面视图照片(俯/仰/前/后/左/右)、简要说明;
彩色设计需同时提交彩色和黑白版本图片,背景为纯色无杂物4。
注意事项
所有文件需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标准表格(官网可下载模板);
技术交底书中的背景技术需引用现有专利文献编号,增强说服力;
优先权声明需在申请时同步提交在先申请的受理通知书。
提示:2025年起,外观设计专利电子申请系统新增3D模型上传功能,支持.stl/.obj格式文件。